6月8日,雅虎遭到一項股東發(fā)起的集體訴訟,稱雅虎對于信息的延遲披露導致股東投資利益受損。這起訴訟將始作俑者馬云和支付寶單飛事件再次推向輿論中心。
6月13日出版的財新《新世紀(002280)》刊出了財新總編輯胡舒立一篇題為“馬云為什么錯了”的評論,14日財新網又將馬云和胡舒立的短信溝通內容全部發(fā)表在網上。胡舒立認為,馬云悄悄將支付寶轉移至自己控制的私人企業(yè)名下,違背了支撐市場經濟的契約原則,其后果不可小視。
反應迅速的馬云也于14日召開了一場說明會,解釋外界對支付寶轉讓事件的疑問。馬云表示,有集團董事會的會議紀要證明,他及管理層在2009年7月24日獲得了董事會給予的“合法獲得牌照,調整股權結構”授權。
但說明會過后,疑問并未消失。有媒體報道,支付寶的真正單飛并未獲得雅虎軟銀的同意。馬云也確認這一點,管理層是先終止了協(xié)議控制申報牌照再與雅虎軟銀談利益補償問題?磥恚R云還得繼續(xù)“洗刷”支付寶轉讓疑點。
事件進程
雅虎在美遭訴
美國證券公司Kendall Law Group宣布,將代表雅虎股東在加利福尼亞南區(qū)法院對雅虎發(fā)起一起集體訴訟。凡是在4月19日至5月13日之間買入雅虎股票的股東,都可以在這項集體訴訟中擔任原告。起訴的理由是雅虎在支付寶股權轉移事件中違反了《1934年證券交易法》有關虛假和誤導性聲明的規(guī)定。
胡舒立:馬云錯了
事前恐怕沒有人能夠想象,馬云,這個本世紀以來常操一口流利英文活躍于國際場合的中國企業(yè)風云人物,會偷天換日,把明明屬于中外合資企業(yè)阿里巴巴集團的核心資產“支付寶”,悄然轉入自己控制的私人企業(yè)名下。
此事件最終如何落幕仍有懸念,但其中的是非曲直,公眾已有評判。我們贊同多數人的看法,認為馬云錯了。錯在違背了支撐市場經濟的契約原則,其后果不可小視。
馬云承認先申報再談補償
在14日舉行的說明會上,馬云說:今年1月份,國家的政策已經很明確了,并專門有給支付寶的通知。我們拿給雅虎和軟銀看。在這種情況下,已經不可能有完美的結果。我們必須做出當時唯一正確的決定:我們先申報。第二天我們就開董事會,開放地談利益補償。
馬云說,這個決議不完美。用去年最流行的說法:我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。
觀點PK
爭論點:是否違反契約精神
馬云14日表示,關于支付寶股權轉讓,“董事會是有授權的,董事會有四個人楊致遠、孫正義、馬云和蔡崇信,我們沒有董事會決議,2009年有個會議紀要,董事會授權管理層去為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,去做支付寶的股權轉移!
馬云強調,“現在的支付寶,就是一個商業(yè)利益談判的問題,跟契約精神無關。支付寶的賠償談判一定可以達成,除非你可以改央行政策。當時轉移支付寶是唯一正確的決定,不完美但不得不做!
爭論點:協(xié)議控制是否走不通
盡管公開信息顯示,得牌第三方支付企業(yè)的牌照公司控股股東清一色是“非常干凈”的內資背景,不過,有數家支付企業(yè)相關人士私下溝通時也承認了該公司尚存協(xié)議控制結構。據透露,手法一般是境外投資者通過離岸公司或創(chuàng)始人及關聯(lián)人士達成協(xié)議控制而實現。
在媒體溝通會上,當有記者提問,很多第三方支付公司都有協(xié)議控制,為什么央行偏偏針對支付寶時,馬云回應:“確實有人在用這個辦法,但我們明確知道,這是行不通的。”馬云認為,根據央行今年第一季度的發(fā)函,實際上明確了不能夠協(xié)議控制。按照馬云的說法,這種行為需要報批國務院另行批準,“要出一個另行規(guī)定的文件,又要兩三年,這兩三年別人都有牌照,我們沒有,那是不可想象的!
然而,對于馬云的“協(xié)議控制不通說”,一些評論人士有些不以為然。漢能投資集團執(zhí)行董事宋良靜認為馬云的決斷有些“夾帶私貨”的嫌疑,醉翁之意仍是借獲牌的政策問題與雅虎在阿里巴巴股權方面較勁。宋良靜表示,央行并未明確協(xié)議控制結構一定不能獲牌,阿里巴巴管理層因為擔心不能第一批得牌,就引發(fā)這么大一場風波,未必值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