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拼單的紙尿褲到了,孫竹君家里放不下,就堆在了門口。
浙江在線04月16日訊 4月1日,杭州余杭瓶窯鳳山小區(qū)的孫竹君,拿到了拼單海淘回來的日產(chǎn)花王紙尿褲。
孫竹君網(wǎng)名“上上媽”,是杭州一個準(zhǔn)媽媽論壇的活躍分子,也是“上媽海敗群”QQ群的創(chuàng)建人。這個群海淘過耳溫槍(給嬰兒量溫度的)、奶瓶等各種嬰幼兒用品。群里已有600多個成員,杭州、寧波、北京、廣州的媽媽都有。
2月1日左右,孫竹君得到消息,她一個做進出口生意的朋友,年后將進口一集裝箱花王,有紙尿褲,她在群里發(fā)了這個消息,章瑛等年輕媽媽立刻報名要分一杯羹。
章瑛說,她以前給寶寶用過一種國產(chǎn)品牌的紙尿褲,吸水性、透氣性不行,小孩屁股長紅疹。后來聽母嬰論壇網(wǎng)友建議,試了進口的花王紙尿褲,“寶寶小屁屁干干的,紙尿布外面倒是潮潮的,水氣都透出來了——給小孩用的,自然要好的,貴點就貴點。”
不過花王紙尿褲不好買,為了囤貨,章瑛光顧過淘寶的花王專賣店,也買過京東的,要不就去超市買一點。但超市價格忒貴,網(wǎng)上買的紙尿褲又真假難辨,有現(xiàn)成的海淘貨可以分,太好了。
孫竹君在QQ群里拼的單子,60多個媽媽響應(yīng),后數(shù)字是100箱(每箱3到4包,一個集裝箱可放約1200箱)。
不過,這張單子入關(guān),并沒有前幾次那么順利。“以前貨到港口、再過海關(guān),也就十幾天,這次在海關(guān)差不多拖了有一個半月。”孫竹君聽那個做進出口生意的朋友說,春節(jié)前后海關(guān)嚴(yán)查。
這不,一直到4月1日,媽媽們才拿到貨。不過等待是值得的。因為同樣一包花王L號紙尿褲,她從集裝箱里拿,是158元;如果從天貓的花王旗艦店買,不算運費也要170元一包。
不過,兒子越來越大,屁股越來越肥,花王紙尿褲眼看不大適合了,章瑛打算換個牌子。她在考慮用尤妮佳,聽說是日版的媽咪寶貝,“反正不敢用國內(nèi)的牌子。”
記者手記
這是誰的恥辱
年輕媽媽們像囤糧食那樣囤著進口紙尿褲,貴點也無所謂。在她們口中聽不到國產(chǎn)紙尿褲牌子,甚至連進口品牌推出的國產(chǎn)貨,都不屑一顧。
怪她們崇洋媚外嗎?從三鹿事件起,光明、蒙牛、伊利……國內(nèi)大牌一個個倒在丑聞下。正如媽媽們說的:“不是不愛國,只是不想寶寶受傷害。”
4月10日起,英國部分零售店限購奶粉。算上美國、新西蘭、澳大利亞、德國、荷蘭、香港,已有7個國家和地區(qū)限購奶粉。奶業(yè)專家王丁棉說,只有不到10%的海淘族打算將目光轉(zhuǎn)向國內(nèi)品牌。
下一個被限購的,會是紙尿褲嗎?
資本有逐利的本性,呼吁商人的血管里“要流著道德的血液”顯然不夠,政府的監(jiān)管跟上了嗎?商家違法成本夠大嗎?出事后問責(zé)到位了沒有?
近在眼前的曼秀雷敦眼藥水事件,再一次讓我們無言以對。“橘生淮南則為橘,橘生淮北則為枳”,這是誰的恥辱?